黄令仪这时走过来,拍了拍年轻研究员的肩膀:“这些都是前辈们的心血,也是我们的起点。每一页纸都可能藏着解决问题的钥匙,仔细整理,不能遗漏。”
她转向宋致远:“宋工,眼下最急的是先把我们设计的那款微处理器的制程难题解决。现有的设备精度不够,您看从这些资料里,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到改进现有设备,或者,有没有可能拼凑出一台能满足基本要求的样机的思路?”
宋致远摇摇头道:“你们现在用到的精度,已经超过我们当时设计的范畴了,恐怕不行,要不你们先换个思路,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
说着他又指着几箱标注着“四十五所-初代光刻机”的资料说:“就算是我们把这些都整理完,设备也正常运行,想让我们能帮到你,怕也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好吧,我知道了。”黄令仪还是有点失望的,她看过资料觉得就差一点点,没想到根本不可行,她现在有点觉得是不是冲动了,去让老板搞这个。
虽然她没表现的太明显,可还是有人把事情反馈给了何雨鑫。
然后何雨鑫跟黄令仪谈了一次话,不,应该是何雨柱开了一次电话会议,解开了黄令仪的心结,而且最令她兴奋的是,何雨柱答应帮她搞一台最先进的光刻机回来。
何雨柱转头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身在北美的何耀祖。
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何耀祖,刚刚结束了一系列民航和造船技术公司还有精密仪器和半导体公司的考察。
事实上何耀祖在北美的工作推进得并不顺利,很不顺利。
他按照父亲提供的名单,逐一拜访了那些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颇有建树的华裔专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