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焰土生金,蕊护焰麦
飞船冲破火山星外围那层橙红色的火山灰云时,风澈感觉舷窗像被烤得发烫——和沼泽星湿润的雾气不同,这里的风带着灼热的硫磺气息,扑在玻璃上,留下一层薄薄的灰迹。他赶紧用袖口擦了擦舷窗,窗外的景象瞬间撞进眼里:没有绿色沼泽的绵延,没有金色沙丘的璀璨,只有连绵起伏的黑色火山岩,像被凝固的岩浆巨兽,从天际线一直铺到眼前。暗红的熔岩在火山口边缘缓缓流动,像巨兽的血液;灰白色的火山灰在风中飞舞,偶尔有火星夹杂其中,落在岩石上,燃起一小簇短暂的火苗;唯一的绿色,是远处种植区里稀疏的焰麦,像撒在黑土上的碎红宝石,在灰雾中顽强地闪烁。
“还有三分钟抵达火山星生态站空港。”慕容冷越的声音从控制台传来,屏幕上的环境数据透着刺眼的红色预警,“当前地表温度62℃,大气含氧量16%,湿度仅5%,未来六小时内有小规模火山喷发预警,火山灰沉降量可能达到每平方米200克。”他调出焰麦的资料,指尖在屏幕上停顿,语气比以往更凝重,“目标作物‘焰麦’,是火山星唯一能在高温酸性土壤中生长的粮食作物,麦穗富含矿物质,但近期受持续火山灰沉降影响,70%的焰麦叶片被灼伤,出现焦黑斑点;更严重的是,土壤酸性极强(pH值3.2),焰麦根系无法吸收养分,大量萎缩,生态站的赵岩研究员已经尝试过搭建防尘罩和施加土壤中和剂,但防尘罩被火山灰压垮,中和剂很快被岩浆余热分解,效果微乎其微。”
风澈赶紧摸了摸背包里的两个金属盒——一个装着沙丘星的沙须藤、沙晶花,一个装着沼泽星的浮净苔、紫花,他还特意把画册放进了隔热袋里,生怕被火山星的高温烤坏。他掏出画册,翻到新的一页,用橙红色彩笔飞快画了一株顶着红穗的焰麦,叶片上画了几个焦黑斑点代表灼伤,根部画了几道枯萎的线条代表萎缩,旁边还画了喷发的火山和飞舞的火山灰,最后写下“火山星任务:保护焰麦,挡住火山灰,中和土壤酸性!”,角落画了个穿着隔热服、戴着小护目镜的自己,护目镜边还飘着几颗代表火星的圆点。
“焰麦不怕烫吗?”风澈抬头问,正好看见周明在检查种子箱——里面除了之前的植物样本,还多了王玲准备的高温抗性检测仪和防腐蚀培育盒,“它的叶片会不会被岩浆烫坏呀?”
周明蹲下身,点开屏幕上的焰麦特写:“焰麦的叶片表面有一层厚厚的蜡质层,像穿了件‘防火衣’,能承受80℃的高温,岩浆只要不直接接触,就不会烫伤它。但火山灰不一样,细小的灰粒会粘在叶片上,挡住阳光,还会吸收热量,把叶片‘闷’出焦斑;而且土壤酸性太强,它的根系像泡在醋里,根本没法吸收水分和养分。”他帮风澈把隔热袋的拉链拉紧,“这里比沙丘星还热,你的小手别碰外面的岩石,会被烫到的。”
风澈立刻把小手缩进隔热服的袖子里,用力点点头:“我会小心的!就像在沼泽星不踩水洼一样!”
飞船降落在空港时,风澈能感觉到舱体接触地面的瞬间,一股热浪从底部涌上来,连座椅都带着微微的暖意。空港建在一片相对平坦的火山岩平台上,金属建筑外壳涂着耐高温的银灰色涂层,门口挂着厚厚的防尘帘,帘上积着一层火山灰,轻轻一碰就簌簌往下掉。舱门打开的瞬间,灼热的风裹着硫磺味扑面而来,风澈忍不住皱了皱鼻子,赶紧戴上王玲准备的防尘口罩和护目镜——口罩里有清凉的过滤层,能挡住火山灰,护目镜则能防止灰粒迷眼。
“欢迎来到火山星!”一个穿着深灰色隔热服的叔叔快步走来,他的护目镜上沾着不少火山灰,脸上有几道浅浅的疤痕——是被飞溅的火星烫伤的,手里捧着一株枯萎的焰麦幼苗,幼苗的叶片布满焦斑,根部已经发黑萎缩,“我是赵岩,生态站的研究员。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再找不到办法,今年的焰麦就要全枯死了。”
赵研究员的隔热服口袋里别着一把特制的钛合金铲子,铲头已经被磨得发亮,他说话时会时不时抬手擦护目镜上的灰,手指因为长期接触酸性土壤,指甲边缘有些泛白。他领着大家往生态站走时,风澈看到路边的火山岩缝隙里,有不少被火山灰压弯的焰麦,焦黑的叶片在风中轻轻晃动,像在求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