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9星种破土时 (4 / 5)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0/14 4:32:23
        屏幕上,楼兰星的石质建筑与三星堆的祭祀坑布局完全一致,建筑上的星点标记与祖父铜片上的星图重叠。王玲的心猛地一沉:“楼兰星的锚点枢纽,是不是和三星堆一样,需要通过神树进行能量校准?”

        “是的。”远古观察员的声音带着惋惜,“楼兰星人急于提升作物产量,拆除了神树的‘节流阀’,导致地脉能量枯竭。三星堆的先民或许从楼兰星的毁灭,中吸取了教训,才在神树和玉琮上设计了严格的能量调控装置。”

        这个发现让团队陷入了沉思。林晓雨翻看着古籍,突然指着《史记·大宛列传》中的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难道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楼兰古国,与星盟的楼兰星有关联?”

        王玲立刻调出楼兰古国的考古资料。楼兰古城的遗址布局与屏幕上的楼兰星建筑高度相似,出土的木器上刻着细小的星纹,与三星堆的青铜纹饰同源。“或许楼兰星人在星球毁灭前,将一部分族人送到了地球,建立了楼兰古国。”她推测道,“他们把楼兰星的教训刻在了器物上,希望地球文明能避免重蹈覆辙。”

        为了验证推测,团队决定前往楼兰古城遗址。抵达遗址时,正是黄昏时分,金色的阳光洒在残垣断壁上,远处的沙丘连绵起伏。考古人员早已在此等候,他们展示了最新出土的一块木简,木简上的文字虽已模糊,但其中的星图标记与三星堆玉琮上的完全一致。

        “这块木简出土于古城中心的建筑遗址,”考古队长介绍道,“遗址下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质圆盘,上面刻着与三星堆神树相同的能量纹路。我们怀疑这是楼兰星人搭建的小型能量枢纽。”

        王玲走到石质圆盘前,掌心的枢纽密钥突然发出光芒。圆盘上的纹路被激活,浮现出一段古老的影像:楼兰星人在田间种植星稻,他们拆除了神树的枝干,将能量直接导入农田,作物迅速成熟,但土地却渐渐变成了沙漠,最终能量漩涡席卷了一切。影像的最后,一位楼兰星长老将一块刻着星图的木简交给一个年轻人,示意他前往地球。

        “这就是楼兰星的警示。”王玲抚摸着圆盘上的纹路,“过度追求产量,忽视自然规律,最终只会走向毁灭。三星堆的先民把‘敬畏自然’刻进了青铜器,楼兰星人把‘前车之鉴’写进了木简,这些都是文明传承中最珍贵的智慧。”

        从楼兰古城返回三星堆后,王玲对赤晶稻的种植方案进行了调整。她带领团队在种植舱中加入了模拟神树“节流阀”的装置,严格控制能量输入,同时引入地球的稻鸭共生模式,让赤晶稻与本土微生物形成生态循环。“农耕不是追求极致的产量,而是追求可持续的平衡,”她在联盟会议上说道,“楼兰星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文明的发展都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

        她的理念得到了联盟各文明的认同。冰晶族主动调整了寒晶麦的种植密度,放弃了短期高产的目标;云栖族则将地球的雨水收集技术与自身的能量调控技术结合,构建了循环农业系统。“星际农耕学院”的课程中,新增了“楼兰星案例分析”模块,王玲亲自授课,用楼兰星的毁灭与三星堆的存续对比,讲述敬畏自然的重要性。

        三个月后,赤晶稻成熟了。银色的稻穗在种植舱中低垂,颗粒饱满。周明检测后发现,赤晶稻的产量是地球普通水稻的三倍,而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最重要的是,种植过程中没有对周围生态造成任何影响。“我们成功了!”周明举起检测报告,“这是地球文明与星盟技术融合的第一个成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