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来点火爆的(月底了,有票的可以来点)
一九八八年六月下旬,四九城西郊,一栋新落成的五层大楼挂上了“黄河集团微电子研发中心”的铜牌。这里将成为芯片梦想的新起点。
大楼内部还在进行最后的装修收尾,但一部分区域已经迫不及待地投入了使用。
最大的挑战莫过于搬迁和重组。
从各处收购来的设备、资料,以及新招募和内部转岗的研究人员,需要整合成一个高效的整体。
黄令仪如今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除了负责芯片设计,还兼任了新成立的“精密仪器研究所”的所长。
这个研究所的核心任务,就是攻克光刻设备和国产芯片的难关。
研究所光刻机的骨干,是那位从四十五所请来的退休老专家,名叫宋致远,年近六旬,对光刻技术有着近乎执拗的热情。
他带着几个同样从四十五所跟过来的中年技术员,成了研究所的基石。
搬迁过程也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从四十五所和武汉运来的设备,大多老旧,甚至有些是残缺的部件。
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他们认为的破烂搬运到他们认为近乎豪华的超净实验室,走时还说:“这么好的地方怎么也该给人住,怎么被用来放破烂,暴殄天物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