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暂的“无序”阶段,熵之虫会失去所有的规则,它们成了一团没有任何意义的细胞团,在蛹的包裹下,它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死”了。
幼虫阶段的生命到达了尽头,归于混沌。
而在混沌再次被打破之时,才是新的开始。
在这个无序的阶段之前,它们是被称为“熵之虫”的生物,而在无序的阶段之后,那蛹中诞生出的又是另一种名为“熵之蝶”的生物。
把全部的细胞打碎再重组,还能算是原来的“自己”吗?
当所有意识的关联被泯灭之后,再次链接,这个意识还能算是原本的意识吗?
那时候的熵之虫并不会考虑这么复杂的哲学问题,这种生命的进化形态只是它们在物质与能量不充足的情况下构建出的妥协机制。
幼虫是一台用于摄取物质与能量的采矿机器。
成虫则是用于延续种群的繁衍机器。
两种生命形态共同构建出了一条生命链,将它们这种特别的基因延续下去。
当熵之虫从蛹中孵化出来后,它们会展开翅膀,成为完全发育的成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