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68章 论战(2) (2 / 4)

作者:汉唐风月1 最后更新:2025/7/9 16:04:56
        一个近一万三千人的满编师,伤亡高达万人,伤亡比几达百分之八十才撤下火线。

        不过,经此一战,西北军第十七师名扬天下。虽然第十七师一个师几近覆灭,但打出近3比1的伤亡比,装备着飞机和大炮甚至还有坦克的日军亦损失惨重。焚烧阵亡者尸体的百花沟上空的浓烟遮天蔽日,五天五夜才完全散尽。

        而之所以赵寿山会选择这样两个要地做为他的阻击阵地,是这两处阵地太过重要。

        如果说雪花山是娘子关之正前方的一道屏障,那乏驴岭就是娘子关右侧的门户,乏驴岭一失,娘子关就成孤关,右侧完全袒露在日寇的兵锋之下。

        乏驴岭,一个很奇怪的名字,但却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张果老与柴荣赶着驴子,驮着太阳和月亮,用车载着太行、王屋、中条、吕梁四座名山,前往忻州,走到乏驴岭时,由于道路太难行走,驴子困得拉不动了,驴车也翻了,张果老他们只得住下来。乏驴岭由此而得名。

        张果老赶的驴车都翻覆了,可见乏驴岭是多么陡峭险要的处所。所以,自古以来,华北一有战事,军队就会据守这个关隘。

        《防御纪要》记载:“乏驴岭,戍守处。”自古以来,即有“欲取娘子关,必夺乏驴岭”之说。因此,若日军要进攻娘子关,那乏驴岭是日军志在必得的要地。而赵寿山的第十七师退守此处,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跟日军恶战一场,决不可能全身而退。

        当然了,刘浪亦深知第十七师以一师之力独守两大要地其中之奥妙。一来,以赵中将马首是瞻的第十七师有决心报国的愿望;二来,却是光头校长某些不可名状的小心思。

        很简单,西北军不仅是杂牌军,更是发动“西安事变”将其囚禁的“元凶”,迫于世人的压力在回到首都之后光头大佬只是将两个始作俑者分别幽禁并将第十七路军缩编,但对两军愤懑之心犹在。

        第968章论战(2)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