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不禁联想到前世库里或詹姆斯输球后,网络论坛上那些“懂球帝”疯狂抨击的场景。
在这个舆论放大镜下的世界里,媒体审视球员的每一个举动与发言,并将他们的缺点无限放大。即便是偶尔的失误,也会被社交媒体病毒般地传播。几十人转发的吐槽帖,可能很快演变成一个席卷网络的风暴,将一个小小的错误无限放大,掩盖整个事件的真相。
职业球员就像活在镜子里的影子,他们的每个动作和决定在外界的审视下,都会被解读出几十种不同的含义,甚至被迫对这些解读做出回应。
然而,于飞知道如何让这些声音闭嘴。所有的质疑与负面舆论,都源于他们输给了国王。只要开始赢球,那些嘲讽声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于飞的支持者们,他们会在网络上为他战斗,清算那些唱衰者。
这就是未来职业篮球的生态:失败者成为媒体吸引流量的工具,而成功者只需经历一次挫败,便会引来网络上的群嘲。
不过,于飞并不打算让那些人得意太久。
两天后,快船客场挑战灰熊。于飞全场发力,即使进入垃圾时间也不下场,仅靠低位背打,28投20中,砍下53分、14个篮板、5次助攻和4次封盖。灰熊队不堪一击,惨败而归。
赛后,于飞面对媒体,反问道:“那些说我们被诅咒的人,现在又怎么说呢?”
“诅咒解除了?”
“怎么可能?他们如何让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消失?”于飞笑道。“我敢肯定,等到我们再输一场球,他们还会继续谈论诅咒。”
诅咒似乎成了一个新奇的话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