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用检测仪检测通氧草的茎秆:“茎秆里的气道特别发达,能高效输送氧气,而且根系能分解腐烂的孢子和腐叶,把它们变成无害的养分,释放到水里,刚好能给沼稻和浮净苔提供营养!我们可以在种植区里种上通氧草,既能解决缺氧问题,又能净化水质。”
当天下午,大家就开始种植通氧草。陈研究员收集了很多通氧草的种子——种子是褐色的,像小小的芝麻,放在手心里轻飘飘的;王玲调配了促进发芽的营养液;风澈则负责撒种子,他蹲在栈道边,把种子均匀地撒在浮净苔之间的水面上,还特意在每颗种子旁边浇了点清水——他觉得清水能让通氧草快点发芽,就像在雨雾星给水须苔浇水一样。
“通氧草,快点长大哦!”风澈一边撒种子,一边小声说,“这样就能给沼稻送氧气,让水变干净了。”
接下来的四天,风澈每天都会去看通氧草。第一天,种子冒出了小小的绿芽;第二天,绿芽长出了空心的茎秆;第三天,茎秆顶端开出了白色的小花;第四天,通氧草的根系已经扎进了水底的腐泥里,空心茎秆像一片小小的森林,从水面一直延伸到水底,水体也变得越来越清澈,再也没有臭味,甚至能看到沼稻的根系在水里轻轻晃动,吸收着养分。
从那以后,大家再也不用为水体缺氧发愁了。通氧草源源不断地把氧气输送到水底,分解着腐烂的有机物;浮净苔继续吸附着残留的腐叶菌孢子;紫花的香味则一直驱赶着沼蛭,偶尔有几只漏网的沼蛭,也会被生态站里的水鸟吃掉——陈研究员说,这些水鸟是沼泽星的“天然除蛭师”,最喜欢吃沼蛭。
一周后,沼稻彻底成熟了——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的,压弯了茎秆,在风中轻轻晃动,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风澈用手轻轻捏了捏稻穗,稻粒从穗子里掉出来,饱满圆润,泛着淡淡的光泽。他开心地跑去找陈研究员:“陈叔叔!稻穗熟了!可以收割了!”
收获沼稻那天,生态站里一片热闹。大家穿着防水服,踩着高高的雨靴,拿着特制的镰刀——镰刀的刀刃是防锈的,专门适合沼泽星的潮湿环境——在种植区里收割沼稻。风澈也拿着一把迷你镰刀,跟着陈研究员学收割。沼稻的茎秆比沙棘麦柔软,风澈割起来很轻松,但他还是很认真,每一株都割得整整齐齐,稻粒一颗都没掉。
收割下来的沼稻被送到生态站的烘干室,烘干后的稻穗变得更加干燥,金黄色的外壳泛着淡淡的光泽。大家一起脱粒,金黄色的稻粒从稻穗里掉出来,像一颗颗小小的金豆子,落在透明的袋子里,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风澈抓了一把稻粒,放在手心,感觉暖暖的——那是浮净苔吸附的腐叶菌,是紫花赶走的沼蛭,是通氧草输送的氧气,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他把一颗稻粒小心地放进画册的夹层里,想把沼泽星的潮湿和温暖永远留住。
晚上,生态站举办了丰收宴。大家围坐在通风的活动室里,吃着用沼稻米粒做的米饭——米饭带着淡淡的清香,比飞船里的营养剂好吃多了。陈研究员拿出自己酿的沼稻酒,给每个人倒了一小杯(风澈喝的是无酒精的沼稻汁),然后举起杯子:“为了沼稻的丰收,为了浮净苔、紫花和通氧草的奇迹,也为了我们的小英雄风澈,干杯!”
风澈拿着沼稻汁杯,和大家碰杯,果汁的甜味在嘴里散开,他看着周围欢笑的人们,突然觉得,不管是星云农场的粉紫星尘、极光星的绿色极光、星环星的彩色星环、雨雾星的紫色雾霭、沙丘星的金色沙丘,还是沼泽星的绿色沼泽,不管是雾露苔、晶蓝花、极光苔、岩绒草、水须苔、光瓣花、沙须藤、沙晶花,还是浮净苔、紫花、通氧草,这些植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看似不可能的环境里生长,给星际带来生机与希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