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72火山星纪事:地热涌泉边的生命拼图 (2 / 4)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0/14 4:33:23
        风澈趴在地上,盯着裂缝里冒出来的蒸汽,突然发现裂缝边缘的火山岩上,有几株裂石藤的藤蔓正顺着缝隙往下爬,虽然气根已经萎缩,但藤蔓依然保持着韧性。他立刻指着藤蔓说:“我们可以用裂石藤的藤蔓做‘绳索’,把装着浮净苔的网吊进裂缝里,让浮净苔顺着藤蔓往下生长,直到抵达涌泉源头!”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赵研究员和助手们用特制的夹子将编织好的网固定在裂石藤的藤蔓上,网里装满了涂好保护膜的浮净苔;周明则在网的边缘系上几个小型的温度传感器,用来监测地下的温度变化;风澈则在每株浮净苔旁边放了一小勺沙棘麦的种子——沙棘麦的种子外壳坚硬,能在高温环境下休眠,说不定能在涌泉周围发芽,和浮净苔一起净化水体。

        当第一组装着浮净苔的网被缓缓吊进裂缝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温度传感器传来的数据显示,地下5米处的温度已经达到130℃,浮净苔的叶片在保护膜的保护下,依然保持着鲜绿,但藤蔓的承重能力正在下降,网开始慢慢晃动。

        “再加一组藤蔓!把裂石藤的气根也绑在上面,增强承重!”风澈大喊,他想起裂石藤的气根虽然萎缩,但依然有很强的韧性,能帮藤蔓分担重量。

        周明立刻照做,他将几束萎缩的气根绑在藤蔓上,重新固定好网。这一次,网稳稳地向下延伸,直到温度传感器显示150℃时,才停止下降——这里距离涌泉源头只有1米,浮净苔的叶片已经能接触到涌出的热水。

        接下来的12小时里,大家轮流监测浮净苔的生长情况。风澈几乎没合眼,每隔一小时就会跑到裂缝边,查看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当数据显示涌泉水体的含硫量下降了15%,pH值升到2.2时,他兴奋地跳起来,拉着王玲去看:“浮净苔起作用了!它在吸收硫化物,水体的酸性也降低了!”

        王玲的检测仪显示,浮净苔的叶片虽然有一部分被高温灼伤,但保护膜完好无损,而且它的根系已经开始向涌泉源头延伸,根须上长着密密麻麻的小绒毛,像微型的海绵,正在不断吸附水体中的硫化物和重金属。更让人惊喜的是,沙棘麦的种子居然在高温水体的浸泡下开始发芽,细小的嫩芽顶着坚硬的外壳,从网的缝隙里钻出来,朝着涌泉的方向生长。

        但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当天晚上,生态站的警报再次响起,这次的警报来自种植区的湿度监测仪——地热涌泉带来的大量水汽,让种植区的湿度从5%飙升到30%,这种高湿度环境下,一种名为“噬根菌”的有害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

        “噬根菌专门以植物的根系为食,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繁殖速度极快,之前因为火山星过于干燥,它们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现在被涌泉的水汽激活了!”赵研究员拿着显微镜下的噬根菌样本,脸色凝重,“焰麦的根系已经出现被啃食的痕迹,再这样下去,就算解决了地热涌泉的问题,焰麦也会因为根系受损而枯死!”

        风澈看着显微镜下那些细小的白色微生物,心里突然想起在沙丘星时,沙晶花的花瓣能分泌一种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他立刻翻开画册,找到沙晶花的插画,指着花瓣上的纹路说:“沙晶花的花瓣!之前我们用它的粉末做保护膜,它的汁液是不是也能抑制噬根菌?”

        王玲立刻提取沙晶花的汁液,进行抑菌测试。结果显示,沙晶花汁液对噬根菌的抑制率高达80%,但汁液的有效期只有6小时,而且在高湿度环境下容易被稀释,需要频繁喷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