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2法典新章时 (6 / 6)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0/14 8:09:08
        与此同时,慕容冷越的分队在潮汐星带也取得了成功。他们帮助“浮海族”搭建了随潮汐升降的立体种植架,将海藤与地球的水稻杂交培育出“潮汐稻”,既能在涨潮时吸收海水养分,又能在退潮时接受阳光照射。浮海族的使者站在种植架旁,激动地传递思维信号:“我们终于不用再靠捕捉海洋生物为生了!”

        黑龙的分队在极光星带同样收获颇丰。他们用光能转化晶体为“冰晶族”搭建了温室,培育出能吸收极光能量的“极光麦”,解决了冰晶族的粮食短缺问题。冰晶族的孩子们围着温室欢呼,晶莹的身体在极光下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试点成功的消息传遍银河系,更多文明纷纷加入联盟,请求救援。王玲和团队根据不同星球的环境,不断优化生态方案:给火山星带的“火岩族”设计了耐高温的“熔岩菌床”,给气态星带的“云翼族”研发了悬浮种植舱,给岩石星带的“石壳族”培育了能在岩石中生长的“石生薯”。

        《星盟农耕法典》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不仅收录了技术方案,还记录了各文明的农耕故事:沙砾族的“寻水歌谣”、浮海族的“潮汐农谚”、冰晶族的“极光播种节”……风澈专门画了一本《银河农耕画册》,把每个文明的作物和种植场景都画了下来,扉页上写着:“所有种子都想发芽,所有星球都想变绿。”

        三个月后的“银河农耕大会”上,星盟理事会正式宣布:“文明生态循环计划”在银河系全面推广,三星堆枢纽成为该计划的“智慧核心”,王玲被任命为计划总负责人。

        大会闭幕后,远古观察员单独召见了王玲,递给她一枚镶嵌着三枚密钥的徽章:“这是‘星盟农耕长老’的徽章,百万年来,你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星盟文明成员。但我要提醒你,计划的推广会触动某些‘保守派’的利益,他们认为星盟应该保持技术垄断,而非与低等文明共享。”

        “我们不是低等文明,”王玲平静地纠正,“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智慧,星盟先民早就明白这一点。如果有人反对,我们就用事实证明,共享与互助才是文明存续的唯一出路。”

        果然,半个月后,麻烦找上门来。以“铁械族”为首的保守派文明突然宣布退出联盟,还封锁了通往荒漠星带的能量航道,声称“地球文明的生态方案会污染银河系的基因库”。

        消息传来时,王玲正在实验室培育“跨星稻”——用地球水稻与星盟赤晶稻、荒漠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s://www.114kuai.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