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点开一段修复日志,屏幕上出现了银心锚点内部的影像:巨大的水晶柱上布满裂痕,原本流转的能量光芒暗淡无力。“这些裂痕是百万年前星盟内战留下的,这些年一直在缓慢扩张。”慕容冷越的语气凝重起来,“如果不及时修复,整个银河系的锚点网络都会崩溃,所有依赖锚点能量的文明都会受到影响。”
王玲的掌心微微发烫,枢纽密钥似乎感知到了危机,散发出阵阵暖意。“三星堆枢纽能提供修复能量吗?”她问。
“理论上可以,但需要精准的能量导流方案。”慕容冷越调出一组数据,与三星堆枢纽的能量参数进行比对,“银心锚点的核心频率与三星堆神树的九枝频段完全匹配,但需要一个‘能量中继器’来稳定传输过程。星盟的技术储备里没有合适的方案,不过……”
他话锋一转,调出了风澈画的星图:“风澈在星盟的课堂上,根据三星堆的纹饰画了这个。你看,这些星点的连接方式,正好对应着一种古老的能量传导结构。星盟的古籍记载,这是‘星种传承阵’,是星盟先民用来传递农耕智慧的能量通道。”
王玲看着屏幕上的星图,突然想起了13号祭祀坑的玉琮阵列:“玉琮阵列!三星堆的玉琮排列方式,与‘星种传承阵’的结构一模一样!我们可以用玉琮阵列做中继器,通过神树引导三星堆的能量,再经银心锚点传输到整个网络。”
两人立刻召集团队开会。黑龙很快计算出能量传输的损耗率:“如果直接传输,能量损耗会超过60%。但如果在沿途的十个次级锚点设置分流站,损耗率能降到20%以下。不过这需要联盟各文明的配合,尤其是‘水晶族’,他们的能量调控技术是关键。”
“我去联系水晶族。”林晓雨立刻拿起通讯器,“之前他们帮我们优化过枢纽能量传输,对锚点网络很熟悉。”
周明则提出了新的担忧:“修复银心锚点需要持续注入能量,至少要七天七夜。三星堆枢纽的能量储备能支撑吗?万一影响到赤晶稻和星纹麦的种植怎么办?”
慕容冷越调出了一组新的数据,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这是我在银心锚点发现的‘能量再生公式’,星盟先民早就考虑到了能量损耗问题。我们可以将赤晶稻的光合转化效率与枢纽能量绑定,稻株吸收的光能会转化为枢纽的补充能量,形成循环系统。”
风澈这时抱着种子罐跑了进来,刚好听到“赤晶稻”三个字:“爸爸,我知道!星盟的老师说,赤晶稻是‘星种之母’,能和锚点能量共鸣!我种的光穗草也可以帮忙,它的根须能收集星光能量!”
众人眼前一亮。王玲立刻让周明检测光穗草的能量转化效率,结果显示,这种星盟作物的根须能将星光转化为稳定的生物能,与赤晶稻的光合转化形成互补。“太好了!”王玲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在祭祀坑周围种植光穗草和赤晶稻,构建‘能量补给带’,既能支撑银心锚点的修复,又能保证作物生长。”
行动方案迅速敲定。慕容冷越负责设计能量传输的核心程序,他带来的星盟技术数据与三星堆的能量参数完美融合,解决了困扰黑龙多日的频率匹配问题;王玲和张启明带领团队改造玉琮阵列,在每个玉琮顶端加装光穗草培育皿,增强能量中继效果;周明和林晓雨则分别负责作物种植和联盟协调,确保补给带的能量供给稳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