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野的指尖立刻飘起淡蓝微光,光带像条灵活的丝线。
顺着啃痕往周围的草丛扫去,没几秒,蓝光就停在菜种区西侧一米远的草丛里,光带边缘还微微闪烁:“那里有个洞,直径大概3厘米,洞口的土是新翻的,里面有微弱的能量信号,不是黄鼬,体型比它小,移动速度很快,刚才还动了一下。”
林砚顺着蓝光拨开草丛,果然看见一个小小的洞口,洞口周围散落着几根细毛,是灰褐色的,沾着点泥土。
她的指尖刚靠近细毛,虚空中的系统提示就突然亮了起来,清晰得像刻在眼前:
【作物受损致害生物深度解析中】
【1.物种属性:变异田鼠(末世适应性进化个体),体长10-12cm,体重35-40g,门齿增生,可啃咬木质材料,杂食性,偏好高淀粉种子及幼苗】
【2.群体规模:经爪印计数+能量信号分析,共7只(4只成体,3只幼体),已在菜种区西侧3米处打洞筑巢(巢穴深度60cm,含2个分支通道,储存有少量野草种子)】
【3.风险等级:中高(1)携带病菌:唾液及粪便中检测到鼠疫耶尔森菌(微量,致病率30%),若污染作物,可能引发感染;(2)破坏能力:成体日均可啃食种子、幼苗,存活率将降至50%以下】
【4.行为特征:夜间22:00-凌晨4:00活跃,依赖嗅觉定位作物】
【应对方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