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欣赏 (2 / 6)

作者:镶黄旗 最后更新:2025/10/5 13:16:31
        “人才退潮说明不了什么,只能说明当初这种人才流动太盲目了而已。属于资源错配。”

        “资源错配?”

        肖市长的眼神,一看就是第一次听这个词。

        宁卫民耐心的给他解释。

        “对,我的意思是,人才也是一种资源。所谓错配,指的是资源在分配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或不均衡现象。就像当年那么多人都前仆后继涌入海南,这意味着海南在短期内可能获得了过多的资源,或者是获得的资源不符合实际的需要的无效资源。所以那些只靠脑子一热就跑到海南的人,最终回归理智离开海南,这都是正常现象。海南也因此实现了去芜存菁,未必是件坏事。”

        “可人才难道不是越多越好吗?人才怎么可能是无效资源呢?”

        肖市长明显还没消化好宁卫民的名词解释。

        宁卫民便又举了个身边的例子来深入浅出进一步说明。

        “这也不奇怪啊。就像这几年社会上最普遍、最具争议性的脑体倒挂现象,其实本质上同样属于资源错配。您看,说到收入,现在的人都知道,造导弹的明显不如卖茶叶蛋的。可为什么高级知识份子过着清贫的日子?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个体户却发了财?大多数都觉得这种现象不正常,甚至绝对不公平,但又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但如果换个角度来想一想,就很明白了。”

        “因为我们国家现阶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活跃经济和改善民生。不再为了超英赶美,大干快上了。那么既然如此,从我们的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现在最宝贵人才自然就是那些能够活跃经济的商贩。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大学教授,可没法满足大众衣食住行的需求。而既然这些商贩赶上了历史的风口,他们也就因此拥有了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

        “当然,我并不是想否定高级知识分子的价值,他们并非不重要,他们仍然是国之栋梁,是精英群体。但问题是我们国家目前的条件有限,缺设备、缺资金、缺技术,没办法为这一群体提供足够的平台去发挥他们应有的价值,给不了他们施展能力和才华的机会。这就导致高端人才白白闲置。而无法学以致用的人,就必然要忍受清贫。就拿咱们京城的建筑设计院来说吧,因为编制和项目有限。我就知道有清北土木工程系的毕业生,目前的工作只能在设计院当勤杂工。这就是现实。”

        “唯一解决的办法,还是得发展经济,不断的调整经济结构。我们白手起家,免不了得先过几年‘不正常’的日子。这就像一个街头卖货小商贩立志要做大老板,就必须先一点点的攒钱,才有可能扩大经营。从行商变坐商。也只有等到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改善了,有余力发展工业去搞科研了,而且还能够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先进生产力,能够通过市场变现了。高级知识分子的真正价值才有足够的条件体现出来。到时候,社会分配方式也就会重归常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