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孩子,还会额外赠送一盘小点心,赚足了好口碑,有身份的人盯着慈安楼的匾额出神,皇上的字体独树一帜,很好认,在朝为官的大臣都认识。
再联想到慈安楼一楼挂的牌子上写的一段话:您在慈安楼花掉的每一笔银钱,都有一部分会用来安置无家可归的孩子,您的善举孩子们永远铭记。
来慈安楼吃过一回,那些官员们就摸清了门路,但也不会明目张胆的问这家酒楼跟皇上有什么关系,规矩嘛!明眼人都懂得,常来就是了。
反正饭菜味道确实不错,丝毫不比云记逊色,关键是还有火锅这种新奇的吃法,嘴都辣肿了,吃完还想吃。
夫人小姐们也被慈安楼的奶茶和各种小点心给迷住了,意识到来吃饭的有很多年纪稍微大些和比较年幼的孩子后,谢酒儿又开始按年龄定制,各种豆子等煲粥用的食材磨碎了,炖成细腻的热粥,喝上一口,肠胃舒服多了。
这个粥本来也没什么,但大家之前喝的粥即便炖的时间长,里面也是有颗粒的,头一遭见这么细腻,连原材料都看不清楚的粥,好喝加新奇,点的人还蛮多的。
谢酒儿看这架势,开始搜集南来北往各地的美食,然后再加工改造,这菜单得有新意,客人更喜欢,每个地方的饭菜都独居风味。
谢酒儿花功夫收集各地名菜,让厨子学着做,成日待在同一个地方,能吃到千里之外的特色美食,和火锅、奶茶一样,也成了慈安楼的一大特色。
几天下来,慈安楼的名声算是彻底打出去了,也得到了京城富人们的认可,成了他们日常唠嗑聚会的地方之一。
自从上次给无恙写了一封信后,谢酒儿一直忙着酒楼的筹备,再没联系过宁州那边,如今,酒楼的生意走上了正轨,谢酒儿抽空写信,大概在信里说了一下自己在京城这边的情况,然后问及家里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