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才是包围圈中日军的末日。
足够厚实的防线和完全优势的地形,加上远超日军的火力,失去飞机大炮助阵的日军会被一点点磨死,直至最后防线完全崩溃。
至于说日军有可能从井陉县派出的援兵,牛二率领的一个特种兵小队就在井陉县周围的大山里密切关注,随时将其部队规模及行军路线和行军速度向七亘村前线总指挥部汇报。
从井陉县到此地近八十里的山路可不是大马路,哪怕是以最高强度急行军,也不是6个小时内就能抵达战场的。日军不是红色部队,背着步枪甩掉粮袋水壶一切物资甩开膀子就是跑,一日一夜能在山路上行军280里,平均时速达到可怕的12里。
因为,他们不敢轻装前进,不敢像那支红色部队的指挥官一样怒吼着,除了枪和子弹,丢掉一切负重全速前进。没了重机枪没了步兵炮没了山炮,日本人凭什么敢号称亚洲第一陆军?就凭他们敢于向天皇效忠的武士道精神?这种近乎于殉道的精神中国人同样有,只不过,那不是为了某一个人,是为了很多人,是为了很多人的未来。
在刘浪心目中,这个时代真正的亚洲第一陆军,就是那个特殊时期穿着草鞋扛着老套筒在泥泞的山路上狂奔一昼夜赶到200多里外战场并一举克敌的衣衫褴褛犹如叫花子般的军队。
他们用事实阐释了,什么是人定胜天,什么是人才是决定战争的第一要素,而不是装备。
哪怕是到了未来,数千公里外巡航导弹呼啸而至将反抗炸成飞灰,哪怕是“世界警察”强悍到可以在万里高空就可以看清你手中烟蒂上的品牌,但只要你不屈服,这世上就没有光靠高科技就取胜的战争。
无论是共和国建国初期和所谓盟军在北国冰天雪地上的苦战,还是西南丛林中折戟的美国大兵,或是西亚山地中苦战十年不得不悲惨撤退的红色北极熊,都用事实阐明了这个道理。
决定战争胜利与否的关键,永远是人,而不是所谓的飞机大炮。
中国的长城可以被炸毁,但只要人心不倒,千千万万的血肉可以筑成一座新的万里长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