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竟然还有榴弹炮。。。。。”这是炮兵中队队长中野幸二上尉脑海里浮现出的最后一丝念头。
然后,他就和他的属下们以及四门相隔不过十五米的步兵炮成了博福斯山炮威力的见证。
为了快速解决步兵兄弟们的危局,柳川一男的炮兵中队也犯了一个和他们长官类似的一个错误。
每门炮之间间隔太近。
要知道,野战时,就算空间有限,每门炮之间少说也得距离40米的距离,一颗榴弹炮冲击波的范围可高达数十米,再加上弹片的杀伤,一颗榴弹炮轰下来,方圆三十米范围内几乎没人能活命。
至于说某些神剧里炮弹在不停炸响,但英勇的我军士兵还在硝烟中冲锋的场景,也只能用“呵呵”来形容了,估计最后也就导演没完蛋。
只听“轰隆”几乎没有间隔的两声巨响。
在距离他们不过200米外的柳川一男少佐的瞳孔里,两团紫红色的火球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焦距,接着又升腾起两团白色蘑菇状的烟雾,再然后,两声巨大的爆炸声才充斥着所有日军的耳膜。
两门博福斯山炮没有试炮,竟然一炮而中。
当然,这不是走了什么狗屎运。而是早在几天前,炮兵连的官兵们就把每一个阵地前的区域都做了标记,比如刚才说的182,就是说明目标在一连阵地前800米的2号区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