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的决定,兼顾了冒险与稳妥,既满足了战斗的渴望,也考虑了撤退的后路,得到了大多数军官的认同。
决议既下,整个幽灵团营地如同一个精密的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许三亲自带领各营连长,到营地外围可能的日军来袭方向上勘察地形。
他选择了几处隘口、斜坡和植被茂密的区域作为预设战场。
工兵队全员出动,在选定的路线上利用树木、巨石和泥土,构建简易的阻击阵地和散兵坑,要求隐蔽性好,且预留一些紧急的撤离通道。
其他战斗兵种开始跟随许三和本地的土族新兵设置陷阱与诡雷,这些东西被许三列为防御的重点。
许三将罗玉锋的直属连和那一百多名新加入的、擅长狩猎和布置陷阱的当地土族战士混编,组成了数个“陷阱小组”。
这些土族战士对许三为他们报屠村之仇感激涕零,积极性极高。
他们在日军可能的行进路线、休息点、水源地附近,布下了各种各样的死亡陷阱:利用坚韧藤蔓制作的套索,能将人倒吊起来;利用弯曲竹子的弹力发射的削尖木桩;伪装巧妙的陷坑,底部插着毒刺;还有用缴获的手榴弹、地雷设置诡雷……这些充满丛林智慧的杀器,与许三传授的现代诡雷布设技巧相结合,构成了一道道无形的死亡线。
射击阵地的构建也很有讲究。
许三要求精确射手和机枪手们,必须为自己寻找多个备用射击位,开火后要能迅速转移,防止被日军炮火和掷弹筒定点清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