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亲带故归沾亲带故,战场上还不是要你死我活,岂能因一家之私,就误了国事?
以诸葛亮的格局气量,萧和相信,诸葛亮绝不会因蔡蒯两氏跟他沾亲带故,便有意袒护,而误了刘备抗曹大业。
道理萧和当然懂。
不过鉴于自己新入伙未久,对蔡蒯两族开刀这种事,却还是不宜由他点出来。
这点人情世故,职场之道,萧和自然也懂。
于是话锋一转,萧和一笑:
“这襄阳豪姓大族,谁是铁了心要投曹,谁的家业最肥,谁又最应该被动刀,想必元直兄应该比我更清楚才对。”
徐庶与诸葛亮乃好友,又师出同门,这种事自然由其出口更合适。
徐庶略一沉吟后,向刘备一拱手:
“主公,襄阳附近占田最多之豪姓,无外乎蔡氏与蒯氏。”
“蔡瑁和蒯越二贼,受刘景升厚恩,却背弃刘景升抗曹遗志,挟裹刘琮举荆州不战而曹,实乃不忠不义之徒。”
“且主公收复襄阳,此贼携刘琮南逃至江陵,如今仍听从曹操号令,尽起大军猛攻我宜城,欲配合曹操置主公于死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